📰 本频道不定期推送科技数码类新资讯,欢迎关注!

©️ 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频道立场,和你意见不一样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表达,但请注意言辞,面斥不雅。

‼️ 关联群组定期清理不活跃成员和僵尸号,误封请联系管理员。

🔗 博客: https://yummy.best
💬 群组: @GodlyGroup
📬 投稿: @GodlyNewsBot
🪧 广告合作: @yummybest_bot.
Google有一个“登月计划”——在太空中建立AI数据中心

Google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旨在突破地球上能源密集型 AI 数据中心的资源限制——将 AI 芯片发射到太空中的太阳能卫星上。

这是Google今天公布的一个名为“Project Suncatcher”的“登月计划”研究项目。

如果这个项目有朝一日能够成功,那么它将会建立太空中的数据中心。Google希望以此来利用全天候的太阳能。目标是利用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帮助公司在追求人工智能的同时,避免因数据中心带来的高电力需求而导致的排放增加和电费上涨。

要做到这些Google 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包括确保卫星之间能够顺畅通信,以及确保其 TPU (张量处理单元)能够承受太空中更高的辐射水平。

🗒 标签: #Google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Anthropic将使用Google价值数百亿美元的AI芯片来训练Claude

随着Anthropic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推进其AI,Anthropic正在扩大与Google的交易,Anthropic将使用Google多达一百万个AI芯片训练AI模型,价值数百亿美元。

根据周四宣布的协议,Anthropic将使用Google的TPU芯片训练下一代Claude AI模型,Anthropic将获得超过1千兆瓦的计算能力,该能力将于2026年上线

Google的TPU芯片可在Google Cloud上出租,并可作为供应受限的英伟达芯片的替代品,Google还将为Anthropic提供额外的云计算服务。

Anthropic 的竞争对手OpenAI最近签署了多项协议,可能耗资超过1万亿美元,以确保获得约26千兆瓦的计算能力,业内高管表示,1千兆瓦的计算能力可能耗资约500亿美元。

受企业产品快速普及的推动,Anthropic预计明年的收入运行率(revenue run rate)将增长一倍以上,甚至可能增长近三倍。

via 匿名

🗒 标签: #Anthropic #Claude #Google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Google 将Maps 与Gemini打通

开发者可以将 Gemini 的推理能力与超过 2.5 亿个地点的数据连接起来,打造出具有地理空间感知能力的强大 AI 产品。

🗒 标签: #Google #Gemini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Google CEO表示Gemini 3.0将于今年发布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在位于旧金山举行的Dreamforce大会上宣布,Gemini 3.0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他表示:“Gemini 3.0将是一款功能更强大的AI Agent,其进步比近年来的模型更加显著。”

根据此前传闻,Gemini 3.0将于本月发布,但Google尚未公布具体日期。

via 匿名

🗒 标签: #Google #Gemini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YouTube 更新了播放器外观

“更简洁的界面正在移动端、网页和电视上逐步推出。”


YouTube 正在本周开始更新视频播放器的外观,变得更加“简洁且沉浸式”。

这次更新包括改进的控制按钮和新图标,旨在让观看体验在视觉上更令人满意,同时减少内容遮挡”

新外观采用了带有圆角的按钮和一些半透明效果。

YouTube还推出了其他更新
YouTube 表示,双击跳过的功能将变得“现代且更不干扰您的观看体验”。

一种新的“评论回复结构系统”旨在“让用户在回复面板中获得更专注的阅读体验”。

在部分视频中,点击点赞按钮会出现一个“动态”动画,比如喜欢音乐视频时会显示音符。


🗒 标签: #YouTube #Google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Google 将在印度投资 150 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

Google 周二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 150 亿美元,在印度南部的安得拉邦建立一个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这是Google在印度最大的投资项目,位于安得拉邦的数据中心将成为该公司在美国以外的“最大人工智能中心”。

🗒 标签: #Google #AI #印度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Google 将允许你隐藏搜索页面中的广告——在你看到它们之后

Google 表示,这一更新目前已在桌面和移动端开始逐步推送。


目前,谷歌在搜索页面上会单独用“sponsored”(赞助)标签标记每一个付费推广。

这次的更新将所有付费推广集中在页面顶部的一个可折叠区域中,区域顶部有一个更大且在滚动时始终可见的标签。

在这个区域的底部,有一个按钮可以隐藏“赞助”内容,你需要先滚动到那里才能看到它。点击按钮后,赞助结果会被隐藏并折叠在“赞助”标题下;再次点击按钮,赞助结果会展开显示。

🗒 标签: #Google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Google的Nano Banana正式版已上架OpenRouter

Google已将Gemini 2.5 Flash Image(Nano Banana)正式版API上架OpenRouter。

此前上架的是Preview (预览)版。

via 匿名

🗒 标签: #Google #Gemini #OpenRouter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Chrome 将自动停用你不关心的网页通知

针对 Android 和桌面端,旨在减少通知带来的打扰。


Chrome 的安全检测功能之前也提供了类似的权限管理,比如摄像头和位置的访问权限。

该功能可以让 Chrome 用户只需轻点一下就能取消订阅他们不关心的网站通知。

该功能不会影响安装在设备上的网页应用(web apps)的通知,只会关闭那些频繁发送通知但用户很少互动的网站的通知。

Google 统计,目前 Chrome 的网页通知中,只有不到 1%会被用户互动,这些通知通常更容易分散注意力。

🗒 标签: #Google #Chrome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Chrome(macOS) 中的 Google 搜索已加入 AI 模式(AI mode)

实测目前 macOS Chrome 中的 Google 搜索网站在中文语言状态下已显示 AI 模式(AI mode),Google 搜索首页在未登录的状态下也会显示 AI 模式,可以直接使用,并且一个问题会搜索非常多的网页,其他系统还未测试。

via 匿名

🗒 标签: #Chrome #Google #AIMode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Google产品负责人在X回复网友关于Gemini 3的问题

Google AI Studio和Gemini API产品负责人近日在X回复网友关于Gemini 3的问题,关于Gemini 3是否支持工具调用,他确认支持。

关于Gemini 3什么时候发布,他表示“好问题,他们正在深入思考”。

via 匿名

🗒 标签: #Google #Gemini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Google在15个国家推出其AI氛围编码(Vibe Coding)应用Opal

这款应用允许用户使用文本提示创建迷你网络应用,目前已在加拿大、印度、日本、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巴西、新加坡、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巴拿马、洪都拉斯、阿根廷和巴基斯坦推出。

Google实验室的高级产品经理Megan Li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当我们在美国向用户开放Opal时,我们预计他们可能会开发一些简单有趣的工具。但我们没想到,Opal应用的开发速度如此之快,复杂实用且极具创意。这些早期用户的独创性表明了一点:我们需要让全球更多创作者能够使用Opal。”


Opal的工作原理:
用户输入他们想要开发的应用的描述,然后该工具会使用不同的Google模型来创建它。应用准备就绪后,用户可以打开编辑器面板,查看并自定义由输入、输出和生成步骤组成的可视化工作流。他们可以点击任何步骤来审查或编辑提示,或者使用Opal的工具栏手动添加新步骤。用户还可以将其应用发布到网上,并分享链接,以便其他人可以使用自己的Google账户进行测试。


除了此次扩张,Google还宣布了Opal即将迎来的一些改进:
Google表示,他们改进了调试程序,但特意保持了其无代码的特性。用户现在可以在可视化编辑器中逐步运行其工作流,或在控制台中调整特定步骤。错误会直接在发生的地方显示,以提供即时上下文,并消除猜测。

Google还表示,他们对Opal的核心性能进行了重大改进。该公司指出,以前创建一个新的Opal应用可能需要五秒或更长时间。现在,他们已努力加快了这一速度,让用户更容易上手。此外,用户现在可以并行运行步骤,从而允许包含多个步骤的复杂工作流同时执行。

随着Opal的推出,Google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之列,其中包括Canva、Figma和Replit,它们都在构建工具,帮助非技术用户无需编写任何代码即可设计应用原型。


via 匿名

🗒 标签: #Google #Opal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美国最高法院批准命令迫使Google进行应用商店改革

美国最高法院本周一驳回了Google公司请求暂时冻结 Epic 在诉讼中赢得的禁令部分内容的请求。Epic 指控该科技巨头通过垄断消费者在 Android 设备上访问应用程序和进行应用内交易的方式,从而控制了市场。

今年7月,联邦上诉法院维持了法官对Google作出的命令。该命令由美国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多纳托(James Donato)于去年发布,要求Google允许用户在其Play商店内下载竞争对手的应用商店,并将Play商店的应用目录提供给竞争对手。这些条款直到2026年7月才会生效。


该法官还裁定,Google必须允许开发者在应用中添加外部链接,从而让用户可以绕过Google的计费系统。这部分命令预计将于本月晚些时候生效。

Googl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对最高法院的裁定感到失望,但公司将继续上诉。Epic Games首席执行官蒂姆·斯威尼(Tim Sweeney)在X上发帖称,从本月晚些时候开始,应用开发者将“在法律上有权”引导Google Play用户使用应用外的支付选项,且无需支付费用或遭遇其他“阻碍”。

多纳托法官的这项命令源于Epic在2020年对Google提起的诉讼。Epic在该诉讼中指控Google限制性的应用商店规则违反了反垄断法。2023年,Epic在旧金山的一场陪审团审判中胜诉。Google方面则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

Google称多纳托法官的命令“史无前例”,并表示如果该命令生效,将对其声誉造成损害,带来安全风险,并使公司处于竞争劣势。在向最高法院提交的文件中,Google表示,这些变更将对超过1亿美国安卓用户和50万开发者产生巨大影响。Google计划在10月27日前向最高法院提起全面上诉,以便使法官们能在他们本周一开启的九个月任期内受理此案。


via 匿名

🗒 标签: #Google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F-Droid称Google的应用验证新措施将扼杀自由开源应用生态

Google将于下月启动验证机制试点,预计一年后才会正式封锁未认证应用,首批受影响市场包括巴西、印尼、新加坡和泰国,未来将在2027年前拓展至全球。


Google计划近期开始测试其新公布的Android开发者应用验证机制,但具体的实施细节仍然模糊。

全球最大的自由开源Android应用仓库F-Droid已经明确表达了反对立场。F-Droid团队在一篇博客中表示,Google强制非Play商店开发者向公司注册的要求,将威胁到包括F-Droid在内的所有第三方应用平台的生存。

F-Droid成立已有约15年,为用户免费提供大量开源应用。由于F-Droid中的软件不是通过Play商店安装,用户需要手动“侧载”APK文件,而Google此举正是针对这种安装方式,称此为保障安全所需。

几周前,Google宣布,所有Android应用开发者未来必须向Google注册应用及身份。未通过Google验证的应用,未来将无法在任何官方认证的Android设备上安装。鉴于除中国外的大多数Android设备都集成Google服务,这意味着Google对全球Android软件的安装拥有全面控制权。

F-Droid认为,Google的验证机制将会破坏自由应用的分发。Google称强制身份认证能够打击恶意软件,但F-Droid指出,即使在Play商店,恶意应用依然泛滥,说明此机制无法根除侧载风险。

更重要的是,F-Droid无法强制开发者向Google注册,也不能替开发者接管应用ID并代为注册,否则将侵犯开发者分发权。Google若全面推行该机制,F-Droid等第三方平台将被迫终止运营。

此外,F-Droid警告,除收集开发者个人信息外,Google还将要求独立开发者支付注册费用,而这些开发者不少是免费发布应用,不愿为此买单。Google测试注册过程中已询问开发者能否用美元付款,暗示未来注册将收取费用。

F-Droid呼吁欧盟及美国监管机构介入,认为用户应有自主选择设备软件的权力,强制统一注册是对自由思想和言论的挑战。F-Droid指责Google以“安全”为借口,实质是在巩固其软件分发垄断地位,而当前Google正因反垄断诉讼面临政策压力。

F-Droid呼吁全球开发者及用户联系政府代表,督促启动监管,尤其建议通过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等措施保障开源应用自由。


🗒 标签: #Google #侧载 #开发者认证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Google发布Gemini 2.5 Flash和Flash-Lite模型的更新版本

今天,Google发布Gemini 2.5 Flash和2.5 Flash-Lite模型的更新版本,可在Google AI Studio和Vertex AI上使用,旨在继续提供更好的质量,同时提高效率。

Gemini 2.5 Flash更新内容:更好地使用Agent工具,更高效,延迟和成本降低。

Gemini 2.5 Flash-Lite更新内容:更好地遵循指令,减少冗余输出,更强大的多模态和翻译能力。

Google表示,为了让用户更轻松地访问我们的最新模型,为每个模型系列引入了一个-latest别名。此别名始终指向最新的模型版本,让你可以体验最新功能,而无需为每个版本模型更新code,可以使用gemini-flash-latest和gemini-flash-lite-latest访问新的预览版模型。

对于需要更高稳定性的应用程序,请继续使用gemini-2.5-flash和gemini-2.5-flash-lite。


根据OpenRouter的模型页面,两款模型均为100万上下文窗口,API价格分别为:
Gemini 2.5 Flash Preview 09-2025

输出:0.3美元/每百万tokens
输入:2.5美元/每百万tokens

Gemini 2.5 Flash Lite Preview 09-2025

输出:0.1美元/每百万tokens
输入:0.4美元/每百万tokens


via 匿名

🗒 标签: #Google #Gemini #AI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谷歌现已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推出Google AI Plus订阅服务

谷歌在博客中宣布Google AI Plus订阅服务现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与Pro和Ultra订阅相比,Plus旨在让更多人以更少的成本利用Google AI做更多事情。

Google AI Plus提供200 GB的Gmail、Google Drive和Photos存储空间,最多可以与5个家庭成员共享。在Gemini和NotebookLM中,用户可以获得更高的使用限制,更多地访问Gemini 2.5 Pro,以及Deep Research(深度研究)和Nano Banana图像模型。此外,用户还可以获得对Veo 3 Fast视频模型的有限访问权限,Veo 3 Fast为128K tokens的上下文窗口,以及Gmail、Docs、Vids和其他Workspace应用中的Gemini侧边栏。每月在Google Flow和Whisk中获得200个AI credits。


via 匿名

🗒 标签: #Google #AI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欧盟正在调查苹果、谷歌和微软在应对网络诈骗方面的措施

监管机构正在调查虚假应用上架信息和搜索结果,这些可能助长金融诈骗行为。


欧盟正着手评估苹果、谷歌和微软是否在阻止在线诈骗方面采取了足够的措施。

《金融时报》报道称,欧盟监管机构根据《数字服务法》,已正式向这三家美国科技巨头以及拥有 Booking.com 和其他旅游网站的 Booking Holdings 公司索取有关其打击金融欺诈工作的资料。

“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犯罪行为发生在网络上,”欧盟科技主管 Henna Virkkunen 告诉媒体。“我们必须确保线上平台积极采取措施,识别并阻止此类非法内容。”

监管机构将评估苹果和谷歌在其应用商店中处理虚假应用程序(如假银行应用)的方法,同时还将检查谷歌和微软的搜索引擎中的虚假搜索结果。

唯一一家受到审查的欧洲公司 Booking 将因如何处理虚假住宿信息而接受调查这些信息请求可能会促使对这四家公司展开正式调查,届时它们将面临最高达其全球年营业额 6%的罚款。

🗒 标签: #Apple #Google #微软 #欧盟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谷歌将Gemini添加到Chrome浏览器中,用以支持AI搜索

Google周四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说,它将向美国Mac和Windows电脑用户以及移动设备用户推出Chrome版Gemini。用户将能够要求Gemini帮助理解特定网页的内容,跨选项卡工作,或者在单个选项卡内完成更多工作,例如安排会议或搜索YouTube视频。

via 𝑍𝒊𝑅𝐶𝑂𝑁

🗒 标签: #Google #Chrome #Gemini
📢 频道: @GodlyNews1
🤖 投稿: @GodlyNewsBot
 
 
Back to Top